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於臺北盆地,重要遺址在新北市八里區十三行、新北市三芝區、臺北市社子、臺中市大甲番仔園等。
十三行文化人以稻米為主食,也到森林狩獵、到淡水河邊捕撈魚蝦、貝類;為了避免潮溼與防止野獸的侵襲,居住在架高的「干欄屋」內。由於生活技術進步,因此發展出較大的部落。
雖然沒有文字記錄十三行文化人與外地接觸的情形,但是從遺跡中卻發現大量不屬於當地生產的金、銀、銅、瓷、玻璃等器物,還有許多唐、宋時期的銅錢,顯示出十三行文化人和外地的往來非常頻繁,並有相當優秀的航海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