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毛澤東生平簡介

 

毛澤東(西元1893∼1976年),湖南湘潭人,長沙第一師範畢業。西元1916年到北京,被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聘為助理員。西元1919年2月離北京到上海,以有意出國勤工儉學並邀約其他湖南青年同往為由,獲得同鄉前輩章士釗巨額資助,但他並未出國,回長沙辦了一份《湘江評論》,共出五期。西元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舉行「一大」時,毛澤東為創黨成員及十三個與會的代表之一。

 

西元1927年,毛澤東發動兩湖秋收暴動(寧漢分裂後中共的武裝暴動),失敗後,率部上江西井岡山,到西元1931年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」,出任主席。西元1934年,在蔣介石軍隊圍攻下,毛澤東率部長途逃亡轉戰,後來稱為「長征」。西元1935年1月轉戰到貴州遵義時,舉行了「遵義會議」,會中紛紛檢討了紅軍的領導與戰略的錯誤,而改由毛澤東出任軍委會主席,從此掌握了中共中央。

 

西元1945年4月,中共「七大」時毛澤東正式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主席,並通過了以「毛澤東思想」為全黨指導方針的決議。西元1946年7月起,再度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戰爭。在他的總率領、總策畫下,至西元1949年4月,共軍渡過長江,23日進入南京。10月1日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,定都北京,毛澤東出任國家主席。

 

西元1950年至1956年間,毛澤東先後進行了抗美援朝的軍事行動、暴力鬥爭的土地改革,以及各種政治鬥爭,並徹底取消私營工商業,完成土地與工商業全部國有。西元1957年,大量整肅有批評意見的「右派分子」並大肆牽連。這時定出了包括「右派分子」在內的「黑五類」的稱呼,自西元1950年至1957年被列入「黑五類」,遭處決或長期關押遭受「監督勞動改造」的達一千萬人以上。

 

西元1959年,毛澤東所全力推行的「人民公社」與「大躍進」均告失敗。當時大陸農家的廚灶都被砸掉,不准自己煮飯,所有商店也都被迫關門。在強制施行錯誤政策下,造成數千萬農民死於飢餓及全國自然生態的大破壞,他辭卸了國家主席職位,專任黨主席。但隨即又發動「反右傾鬥爭」,整肅了對「人民公社」與「大躍進」提出諍諫的彭德懷等人。

 

西元1963、1964兩年,在劉少奇主持下,經濟稍有恢復,農家准許自己煮飯,恢復了少量小商店。毛澤東大為痛恨,認為「人民公社」變質了。西元1966年起又發動長達十年的「文化大革命」,鼓動青少年在全國範圍內組織「紅衛兵」,以「打倒走資派」的口號鬥死了繼他出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及一大批幹部,並以「破四舊」的口號在全國範圍內實行「打、砸、搶」,全面焚毀全國私人藏書,並大量毀壞全國各地文物與古蹟,意圖全面改寫歷史,獨尊其一人。其時「黑五類」已擴充為「黑九類」,被鎮壓整肅者不計其數。據後來主持「撥亂反正」工作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指出,其間全大陸受災難者約達2億人。

 

西元1976年9月,毛澤東病逝,死後旋即發生政變。隨後在鄧小平主掌下宣告對「文革」全面否定,並在胡耀邦與江澤民先後主持下作了各種改革,毛澤東所推行之施為,陸續均告取消。但他仍被尊為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