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臺灣成為清帝國版圖

 

臺灣自明末鄭成功時期便成為抵抗清朝的重要據點,直到康熙年間,清廷決定澈底解決鄭氏勢力。西元1683年,清朝將領施琅成功擊敗鄭克塽,結束鄭氏統治,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。然而,儘管臺灣已歸入版圖,清廷對其並未特別重視,甚至一度展開「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」的討論,猶豫是否要放棄這片土地。

 

臺灣納入清朝後,清廷的治理政策相對保守,治理重點放在穩定局勢、防範叛亂,並未有明顯的積極發展措施。

 

在這樣的背景下,臺灣在清廷眼中仍然是一片邊陲之地,並沒有過多投入資源去發展,直到清末因為世界局勢改變,才開始積極治理本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