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世紀初,葡萄牙人取代阿拉伯人壟斷東方貿易。在葡萄牙的支持下,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積極前往中國傳教,其中最著名的是利瑪竇(1552-1610)。他於西元1582年到達澳門,並於西元1601年晉見明神宗。他獻給皇帝的禮物包括基督像、聖母像、念珠、座鐘和萬國輿圖等,其中皇帝最喜愛的是座鐘及利瑪竇修理鐘錶的技藝。為答謝這些禮物,皇帝允許耶穌會在北京宣武門內建造天主堂。
利瑪竇為了順利傳教,允許中國教徒祭祖、祀孔,並將西方科學知識與技術介紹到中國。清初,教宗不准中國信徒祭祖、祀孔,引發「禮儀之爭」。後因傳教士介入中國宮廷的政爭,雍正即位後實施禁教,影響中西文化交流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