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流寇李自成攻陷北京,明朝滅亡

 

明朝末期,陝西北部發生大饑荒,導致邊防軍隊因缺乏糧食配給,經常在移動或駐紮時發生叛亂。這些叛亂軍隊隨後與農民反抗勢力結合,並與災民和飢餓的士兵一起四處劫掠,形成多股流寇勢力。此時,明朝有來自北方的女真族的外患威脅,加派重兵防守邊關,漸漸無力對對抗內憂。

 

李自成早期是明朝的一名驛站驛卒,負責傳遞官方文書。後來,由於明政府無力管理而裁撤驛站,他失去了工作,再加上個人涉及犯罪,最終促使他加入反政府活動,並逐漸成為流寇中的領袖。在持續的反抗活動中,李自成的勢力不斷壯大,並於西元1644年稱帝

 

當時明朝為了防範清軍,將主力部隊集中在山海關,使得北京的防禦力量空虛,李自成的軍隊得以順利攻陷北京,明朝皇帝崇禎皇帝(明思宗)自縊身亡。隨後,駐守山海關的將軍吳三桂投降大清,引清軍入關,追擊李自成的軍隊,清軍最終攻入北京,正式取得中原正統政權,取代了明朝的統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