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世紀前期,明成祖派鄭和率領船隊前往「西洋」(即今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),各國受到通商利益的吸引,紛紛前來中國進行朝貢貿易。同時,漢人也大量移民到東南亞地區發展。
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兩方面。傳說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靖難之變中失蹤的明惠帝,以避免他奪回皇位,但經濟利益和宣揚大明國威無疑更具吸引力。
從經濟角度看,明政府希望進行官方貿易,打開通往西洋各國(如印度洋沿海國家)的航道,以滿足明朝的財政需求。此外,鄭和的航行也有「宣威異域」和促使「萬邦來朝」的政治作用。